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专家观点」魏际刚: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2019-01-11 08:47 性质:转载 作者: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 来源: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四)已形成多元化物流发展格局

物流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元主体竞争、多层次服务共生的格局。从所有制看,国有、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从需求看,既有民生需求,也有来自农工商等产业需求;从提供主体看,既有传统企业,也有专业化企业和新兴企业。在近些年物流业重要性日益显现的态势下,社会资本纷纷进入物流领域。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日趋呈现多样性,第三方、第四方、供应链、平台、联盟、O2O、众筹等多种经营模式加快发展。服务空间分布上有同城、区域、全国、跨境等多种类型。服务时限上有“限时达、当日递、次晨达、次日递”等多种类型。物流企业不断开拓业务范围,开展代收货款、上门取件、代客报关、代客仓储、代上保险、代发广告、签单返回等时效业务和增值服务;冷链、跨境包裹、社区代收货、智能快递箱、校园快递、农村快递等新兴和专业化业务不断涌现。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交叉渗透融合进程加快。物流服务竞争方式日趋多样化、差异化,竞争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商物流、快递快运、物流地产、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物联网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关注点。一些物流企业开始进军物流电商领域。


(五)物流服务科技水平有较大提升

与过去科技含量较低的状况相比,目前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有一定进展,物流集成化和自动化水平有较大提升。物流行业自身技术进步较快,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强。高速铁路、高速船舶、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智能物流设备等现代物流装备进入快速发展期,物流企业普遍使用手持终端、车辆卫星定位技术、电子条码、无线靶枪等,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快应用,信息网络技术与物流业进一步加快融合,信息网络技术对物流业务的支持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供需匹配APP系统受到重视。


(六)物流产业组织结构有所优化

截至2016年底,按照国家标准,经评估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超过4 000家[7]。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组织的《2016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榜上50家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合计共达8299亿元,物流企业50强门槛达到28.5亿元[8]。快递、电商、零担、医药、物流地产等细分物流市场品牌集中、企业集聚、市场集约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在公路零担市场,加盟型网络依托资本和技术优势,集聚了一批小微物流企业,货运市场集约化步伐加快。


二、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中国已成为物流大国,但还不是物流强国,物流绩效并不理想。成本高、效率低、集约化水平不高、产业支撑度不足,诚信、标准、人才、安全、环保等“软实力”不强,尚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国际竞争的需要。物流整体市场环境较为严峻,产业间联动发展空间巨大,物流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收入利润率低。地方保护、不正当竞争、诚信体系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资金短缺、人才短缺问题难以缓解,创新驱动的内生机制尚未建立。与此同时,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诸多政策有待落实,相关问题还没有实质性改善。这些对我国物流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物流绩效有待提高

近年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如图1所示。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2.1万亿元,同比增长9.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但仍然远高于发达国家8%―9%的水平[9]。



物流绩效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流系统性不强,网络化程度较低。中国物流系统性和综合性不强,运输结构不合理,网络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呈现分散、各自发展的态势,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较弱,末端网络薄弱。“干、支、末”与“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终端网点”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很不完善,干线之间、干线支线之间、干线、支线与配送之间、支线与末端之间均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物理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网络、运营网络尚在形成之中。公共物流基础设施、社会化物流基础设施、企业自营物流基础设施之间的比例不尽合理。高效便捷、能力充分、衔接顺畅、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形成,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滞后,难以实现合理分工和有效衔接,沿海和内陆集疏运体系不配套;一些地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盲目大量兴建情况严重,造成闲置浪费;仓储设施资源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缺乏有效整合;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见表3,铁路货运份额比重明显偏小。

二是物流基础设施结构性短缺。中国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存在结构性短缺,现代化设施比重低,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转运等设施不足,高效、顺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尚不健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体系尚未建立,物流基础设施之间不配套,难以有效衔接。大量煤炭中长途运输依赖公路,造成大量优质能源的消耗和运输成本的增加;部分沿江通道高等级航道占比低,网络化程度不高;航空货运基础设施发展总体不足;仓储建设严重滞后,仓库面积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公共通用仓库建设缓慢且“带病作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三是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服务发展不足。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功能单一,市场意识不强,不能满足客户多方位服务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是由功能单一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经营规模小,综合化程度较低,在管理、技术及服务范围上整体水平不高,不能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服务。服务水平低,服务成本较高,影响了第三方物流服务效率。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供应链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低,很难适应现代物流追求动态运作、快速响应的要求。运行体制不畅,政企职责不分,部门管理中条块分割、分割运营及制度束缚问题突出,物流组织化程度低,一定程度上肢解了物流资源社会化配置综合效益,制约了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


四是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在物流信息化、智能化长期发展战略上尚未形成体系,整体规划能力低。物流信息化建设相对缓慢,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健全,信息类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信息资源缺乏统筹开发,共享率低,更新速度慢。物流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很低,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应用范围有限,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生产环节的渗入层次较低。缺乏开放式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缺乏统一的快速反应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尚未实现信息共享、一体化服务。物流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发展缺乏规划,缺乏覆盖整个企业的、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统。物流各环节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偏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库存、运力浪费,没有发挥“信息流”主导“物品流”的作用。


五是物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不足。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商贸业、电子商务联动不足,物流速度慢、成本高、渠道不畅、模式陈旧,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由大变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商贸服务和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等进程。集疏运一体化等物流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的规划、实施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相关产业与物流业不同程度、层次的供需结构性矛盾普遍存在,与物流业联动信息化平台和技术应用滞后,未能充分发挥对联动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关行业的物流外包程度相对较低,开放程度有待提高;自营物流退出成本较高,物流外包的风险较难控制,物流外包的服务范围尚待进一步明确。物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综合环境落后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速度,如物流企业深度介入制造业的战略性考虑和能力缺乏,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战略性选择及其物流业务分离和外包的动力不足等。


(二)物流业整体创新能力弱

物流业整体创新相比于创新活跃的生产制造环节和交易环节严重滞后。物流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研发投入低,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滞后,尚未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新阶段。国内物流企业的组织惯性现象普遍,对已有的物流服务体系优化升级意愿不强。此外,国内物流企业的创新面临来自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外部资源壁垒、管理壁垒,来自国内环境对企业进入的限制壁垒,以及企业自身对创新的阻碍,如技术依赖等。这些壁垒严重阻碍了物流企业的创新发展。


(三)物流国际化水平低

中国全球连接能力不强,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弱,国际竞争力弱,缺乏国际战略通道和战略支点,缺乏全球物流治理能力,滞后于全球化发展进程,物流的国际化能力亟待提升。与中国高速增长的国际贸易相比,物流业尚未形成与之匹配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体系,国际市场份额很低,进出口所需的物流服务很大程度需要依赖国外跨国物流企业。中国的国际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不仅缺乏规模优势,难以承担大型业务项目,而且附加值低,业务面单一,难以形成齐全的物流产业链。麦肯锡的研究表明,美国德国是全球连接能力最强的国家,中国的全球连接能力只有它们的一半。


例如,中国国际海运在全球海运市场中控制力弱,国际海运运力规模仅相当于德国、日本的2/3,外贸进出口海上运输承运仅为1/4[10]。中国对主要国际海运通道影响力小。从中国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国际快递网络、跨境仓储配送体系的建设看,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在国际物流服务标准制定上缺乏话语权。中国的产品出口已经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中国尚无一家物流企业具有全球递达能力,而UPS、FedEx、DHL等国际快递巨头具有全球递达能力,其物流网络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尚未形成

许多物流企业经营不规范,服务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强,诚信体系严重缺乏。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远未形成。一些地方针对物流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问题突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物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跨国物流企业在用地、税收等方面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诸多优惠,享受超国民待遇。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不正当市场竞争难以避免。


(五)物流不可持续和安全问题突出

公路、航空、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的资源、能源、土地等消耗和大规模排放问题突出。无效运输、不合理运输、过度包装等问题严重,造成城市交通压力的加大和资源能源的浪费;物流企业缺乏绿色低碳的物流管理理念,节能环保意识不强,物流作业清洁技术和设备投入不足,循环物流、逆向物流等发展滞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物流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超载、超速、驾驶员操作不当以及报废车辆继续行驶造成的严重人身安全和货物损害事故经常发生,货物在运输途中遭遇作业人员乱抛乱扔、私拆偷拿,危化品仓储管理薄弱,给企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信息安全水平很低,物流信息和快递信息泄露时常发生,部分物流企业对用户信息不能执行严格保密制度,存在内部人员利用信息谋利的情况,造成用户信息和个人隐私泄露,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特别是物流业(网)点多,(涉及)面广,(业务)量大,劳动密集程度高(人员众多),服务对象和从业人员有较强流动性和非特定性,服务频次高,服务人货分离等诸多特点,使其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或获取犯罪工具的重要渠道。不法分子可隐匿个人真实身份,利用物流渠道非法递送枪支弹药、爆炸物品、毒品、易制毒化学品、政治非法出版物、宗教极端宣传品、淫秽物品、假币、假公章等,甚至还有恐怖分子和个人极端分子利用该渠道非法传递、交易作案工具。这些行为直接威胁到了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甚至国家安全。


另外,食品、药品等民生物流问题突出。食品物流对专业性、技术性、配送功能的要求高,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国家尚有较大差距。中国的农产品物流冷链在技术上和环节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食品物流过程冷链供应不足,物流成本过高。中国的农产品物流多以常温物流或自然形态物流形式为主,由于缺乏冷冻冷藏设备和技术,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高。食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基础投入严重不足,专用仓库、恒温仓库、冷冻、冷藏仓库、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数量很有限。在食品物流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中国的冷冻冷藏保鲜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药品物流的总体水平同样停留在初级阶段,片面重视对物流功能的发展,强调运输、配送、库存管理等个别物流功能的实现,未能从功能整合和综合管理的角度发挥物流对企业的作用,一体化综合物流管理能力不足。


(六)物流应急能力薄弱

中国现有应急物流保障系统抗风险性较差,应急能力薄弱。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事件时,难以做到“第一时间”应急物资的保障。由于传统物流经营互相封闭,割裂了物流各方面的联系,衔接不顺畅,难以及时满足应急保障的需要。现有长期形成的物流定式和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驱动力的物流模式不利于应急物流的实现,要实现应急物流时间效益最大化,必须有相应的应急机制为基础。现行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不计物流运作成本,并且应急物流指挥体系不完善、配送指标体系不健全,配送方式欠灵活,交通运输存在较大问题,军地物流服务保障各自为政。应急快速反应机制不健全,社会及部门间缺乏联动互动机制,缺乏所需的基础数据库支持,灾害现场状况恶化和应急技术装备严重不足,集权式应急物流系统模式低效运作。没有形成完善的应急物流预案体系,应急采购制度不健全,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布局不合理和应急衔接不畅。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筹措、储存、运输和补给整个链条运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差,应急物资管理条块分割,导致反应能力差。


(七)物流人力资源保障弱

中国物流人力资源总量和层次均不高,物流从业人员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技术等级结构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物流人力资源后期培养力度不够,物流企业只重视现有人力资源的使用,对人才培训的重视和投入不够。物流人力资源培养结构不合理,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在学校教育方面和职业培训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满足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教育条件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物流职业认证制度不完善,培训项目和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物流人力资源缺乏科学合理的战略性规划,企业员工缺少职业生涯规划,造成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和发展后劲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八)物流体制机制法律政策等尚不完善

一是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治理能力弱。政府与物流市场主体组织管理界限不清,亟待明确。政府对全国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不够明晰,对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产业体系、科学体系等重大问题还需深入研究。作为物流市场主体组织,由于受所有制形式、行业的限制,市场竞争机会不同,导致物流市场主体组织的发展不平衡。国有物流企业相较于民营物流企业在铁路、公路、航空、海洋、信息、金融等重要物流资源方面竞争优势较大。中国物流业的管理权限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涉及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物流管理权限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现象极为突出,不同部门间、地区间缺乏有效协调,阻碍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打破。国家至今尚没有统一的物流发展主管部门,对物流业缺乏全国性的交通运输、仓储管理、信息网络等总体规划,也未能实现对物流网络的统一布局,对物流业的管理和治理呈多元化的分散方式。这种自成一统、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的模式极大地削弱了对物流业的管理和治理能力。


二是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中国物流立法相对滞后,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大多从计划经济体制中沿用下来,难以适应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普遍在技术上缺乏对物流实践工作的调整作用和具体指导,微观约束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不足。从法律效力上来看,中国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直接具有操作性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价值目标难以协调。各部委、地方制定颁布的各类物流法规和政策,在具体运用中缺乏普遍适用性,多数只适合作为物流主体进行物流活动的参照性依据,带有地方、部门分割色彩,不利于从宏观上引导物流产业的发展,也缺乏对物流主体行为必要的制约作用。法律法规之间存在重复规定和相互冲突等问题,缺乏系统性和衔接性,难以充分发挥规范和调节作用。众多的物流活动环节使得调整物流的政策法规散见于各行业主管部门出于各自利益而制定的部门法中,形成了多头而分散的局面。对物流市场的准入条件缺乏统一法律规范,对物流企业的准入门槛设置较低,针对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和资质问题的立法亟须完善。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